对苹果而言,错过潜在的颠覆性技术并不致命。毕竟苹果常常会让同行先探索新技术去验证市场,而后再打磨产品,向用户推出设计精良、也更易用的版本。
这种策略也塑造了用户对苹果“不求最新,但求最好”的印象。一直以来,苹果都凭借精心打造的产品、精选内容和每年一次的软件更新,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。
苹果也是这么想的,在 5 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,库克被股东问及 AI 延迟的问题时,他表示只是需要更多时间以达到苹果的质量标准,“没有太多其他原因,只是比我们预期的时间长了一些。”
但问题是,多长算长呢?苹果已经在 AI 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却收效甚微。何况 AI 是一项更快、更复杂的技术。
回顾历史,苹果最成功的产品都建立在内部开发的核心技术上,比如 iPhone 的多点触控,Mac 的自研 M 系列芯片。但在 AI 上,很难看到苹果的技术力。
苹果 M 系列自研芯片已经全面渗透进硬件线里|图片来源:Figma
何况在 AI 上,苹果有着一个其他巨头都没有的技术瓶颈:数据利用。
多年来,苹果一直把保护用户隐私作为宣传卖点,如今这成为了他们 AI 开发的阻碍。
坐拥 23.5 亿活跃设备的苹果,掌握的网页搜索、用户习惯、通信数据超过许多竞争对手。但苹果对 AI 开发者访问数据的限制远严于谷歌、Meta 和 OpenAI,这使得苹果的研究人员只能去用第三方授权数据集和合成数据(专为训练 AI 创建的人工数据)。
一位了解苹果 AI 和软件开发的人说:“苹果在 AI 上,每件举动都有千百个否决,你得与隐私警察斗争才能有所进展。”一位持类似观点的高管说:“看看 X 的 Grok,它不断进步,因为他们有所有 X 的数据。苹果拿什么来训练自家 AI?”
苹果站在了数据和隐私的十字路口,以往宣传的优势变成了技术上的劣势。在草莽中狂奔的 AI 市场里,苹果显得过于“文雅”了。
牵一发动全身
苹果在 AI 上的势弱,影响的可不止是 Apple Intelligence。
去年,苹果终止了耗资数十亿美元、历时十年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,部分原因是也是因为 AI 无法实现全自动驾驶的承诺。
根据 Gurman 的推测,AI 上的失败可能危及苹果未来的产品计划,包括 AR 眼镜、机器人以及能识别周围物体的 Apple Watch 和 AirPods。
苹果错误投注在了造车上|图片来源:Apple Explained
如果苹果未来无法给硬件注入 AI,不仅会颠覆苹果公司“硬件是软件的载体”的价值观,还会影响苹果引以为傲的软硬件生态链。
苹果服务高级副总裁 Eddy Cue 曾对同事表示,苹果在科技界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。
上个月,苹果设备上的谷歌搜索量下降。Eddy Cue 表示:“22 年来从未发生过这种情况,AI 是原因。”他承认用户越来越依赖大语言模型来获取信息。
Eddy Cue 指出,苹果不像埃克森美孚(美国著名石油公司)那样提供不可或缺的商品,他担忧 AI 之于苹果,可能就像当年 iPhone 之于诺基亚,诺基亚倒在苹果前面,而苹果可能倒在 AI 前面。
他甚至直言称 iPhone 十年内可能变得无关紧要,“听起来很疯狂,但确实可能。”
苹果公司服务高级副总裁 Eddy Cue|图片来源:Apple
更大的挑战还来自外部,据知情人士透露,为符合欧盟预期的新规,苹果正着手修改操作系统,将允许用户将默认语音助手从 Siri 切换为第三方选项。